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十四五”規劃》已經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
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代章) 2021年5月29日
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十四五”規劃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涉及寧波、紹興、金華、衢州、舟山、義烏等沿線區域,是我省服務和落實“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國家戰略的重要引擎,也是我省加快推進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構建更高水平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戰略舉措。為高質量推進“十四五”時期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深化陸海統籌,構筑新增長極,提升輻射能力,打造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性開放大通道,根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特制定本規劃。 一、現實基礎 (一)成效與問題 自2016年12月《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規劃》印發實施以來,圍繞“兩核一帶兩輻射”總體格局,大通道建設不斷深化,寧波—舟山和金華—義烏兩大樞紐功能不斷強化,自貿試驗區等高能級開放平臺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四港”聯動、高效便捷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基本建成,開放型經濟水平持續提升,輻射帶動能力持續增強。寧波舟山港和金華—義烏港集裝箱吞吐量目標超額完成,集裝箱海鐵聯運量比預期目標翻一番;貨物貿易進出口額1.92萬億元,占全省比重比“十二五”末上升1.7%。 表1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序號 | 指標名稱 | 單位 | 2015年 | 2020年 規劃目標 | 2020年 完成情況 | 1 | 經濟總量占比 | % | 39.6 | 45 | 40.6 | 2 | 進出口額占比 | % | 55 | 60 | 56.7 | 3 | 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 | 億噸 | 8.9 | 10 | 11.7 | 4 |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 | 萬標箱 | 2063 | 2600 | 2872 | 5 | 集裝箱國際中轉量 | 萬標箱 | 265 | 350 | 435 | 6 | 集裝箱航線數量 | 條 | 236 | 250 | 257 | 7 | 江海聯運吞吐量 | 億噸 | 2.5 | 3.3 | 3.3 | 8 | 集裝箱海鐵聯運量 | 萬標箱 | 17 | 50 | 100.5 | 9 | 義烏陸港集裝箱吞吐量 | 萬標箱 | 130 | 200 | 200 | 10 | 內陸無水港 | 個 | 12 | 30 | 30 | 11 | 義烏國際小商品市場線上線下交易額 | 億元 | 3462 | 5000 | 5009.7 | 12 | 實際使用外資 | 億美元 | 55.3 | [330] | [250] |
注:[ ]表示5年累計額;實際使用外資2015年基數和五年累計目標值為省口徑,完成實績為部口徑。 港口物流樞紐功能更加突出。寧波—舟山、金華(義烏)獲批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寧波舟山港實現以資產為紐帶的實質性一體化,吞吐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260余條國際航線連通100多個國家。義烏陸港完成年集裝箱吞吐量200萬標箱。中歐班列(義新歐)2020年開行1399列,聯通亞歐大陸49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寧波機場三期擴建等工程,寧波、義烏、舟山、衢州四個機場貨郵吞吐總量達到13.3萬噸。多式聯運大幅躍升,海鐵聯運量100.5萬標準箱、江海聯運量3.3億噸,分別是“十二五”末的5.9倍、1.3倍。衢州多式聯運樞紐港啟動建設。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列為全國首批骨干物流信息平臺。“四港”運營商聯盟成立運行。 “一軸多聯”交通網絡基本建成。交通主軸建設加快,金甬鐵路(雙高箱)全面開工,甬舟鐵路控制性工程啟動建設,寧波穿山港鐵路支線、329國道舟山段改擴建等項目全線完工,寧波舟山港主通道主線貫通,杭金衢高速拓寬、527國道等項目順利實施,甬舟高速復線可研獲批。外聯交通持續完善,杭黃鐵路、衢寧鐵路、九景衢鐵路、臨金高速建德至金華段通車運營,金臺鐵路、杭紹臺高速臺州段建成,杭紹臺高鐵、杭溫高鐵、杭衢城際、杭紹甬智慧高速加快實施,金建鐵路開工建設。內河水運加快復興,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開發加快推進。 國際商貿中心地位全面提升。義烏國際小商品市場年成交額增長近5倍,連續27年蟬聯中國專業市場冠軍。新增義烏、紹興、衢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和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全球創新中心落地義烏,沿線地區全年實現跨境電商網絡零售出口額620億元,占全省比重超六成。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初見成效,自貿試驗區2020年大宗商品交易額6550億元。義烏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成功創建。寧波北侖港綜合保稅區跨境進口單量全國第一。 高能級開放平臺建設成績顯著。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賦權擴區取得重大突破,油氣全產業鏈開放發展26條政策落地實施,新設立寧波、金義等片區。寧波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加快,中國—中東歐博覽會升格為國家級展會。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落地。中意(寧波)、中澳(舟山)、中韓(衢州)等國際產業合作園以及新昌、義烏并購回歸產業園加快建設。新設義烏、紹興綜合保稅區,整合設立寧波梅山、北侖港、前灣綜合保稅區。 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持續提高。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一期、寧波杭州灣吉利純電動汽車、紹興中芯集成電路、金華萬里揚新能源驅動、義烏華燦光電等項目建成投產,巴西淡水河谷舟山國際鐵礦石物流基地、寧波英力士60萬噸ABS等重大外資項目簽約落地。寧波杭州灣智能汽車、北侖集成電路、寧波高新區工業互聯網、紹興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上虞先進高分子材料、金義新區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義烏智能顯示材料、衢州高端電子材料等9家入選省“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培育名單。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甬江科創大走廊加快建設,浙中科創大走廊、紹興科創大走廊、舟山海洋科學城建設穩步推進。 開放發展協作機制逐步完善。甬舟一體化“1+14”合作框架協議簽訂。甬紹一體化發展列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金義新區獲批落地。《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行動方案》發布實施,衢州作為西延戰略支點納入大通道建設。滬浙一體化小洋山北側綜合開發項目加快建設。 但與此同時,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兩核”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寧波舟山港與世界一流強港相比仍有差距,內陸無水港拓展有較大空間,在長江沿線的布局與上海港差距明顯,海外港口碼頭投資布局尚未破局;航運服務能級不高。金華—義烏港海鐵聯運短駁、換裝、集拼便利化程度不高,成本相對優勢不突出,義烏海鐵聯運量只占到集裝箱運輸總量的5%;鐵路貨運場站規模和編組能力難以滿足中歐班列和海鐵聯運運輸需求。金義都市區和衢州四省邊際中心城市能級有待提升。二是“一帶”協同聯動不緊密。寧波舟山港與金華—義烏港一體化建設離真正實現“一港通關”“轉關如轉場”仍有距離,集裝箱管理、船務服務等功能前移還有待加快。寧波舟山港航道、錨地資源統籌利用不夠,“一港兩碼” “一港兩引”“一港兩拖”等問題有待突破。甬舟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建設有待加快,甬紹一體化相對滯后。數字貿易、進口貿易和產業科創等領域協同合作的整體性協調性不夠。三是部分重大支撐性項目推進不夠快。金華鐵路樞紐提升改造工程前期有待加快,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義烏鐵路口岸三期等重大物流項目落地較慢。高質量外資項目引聚不足,沿線地區2020年實際使用外資僅為全省的四分之一。四是省市縣統籌合力不足。沿線地方對大通道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不一,部分縣(市、區)對大通道建設認識不足,主動謀劃水平不高,工作積極性有待加強。省、市、縣聯動推進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二)形勢要求 “重要窗口”的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浙江“努力成為新時代全面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標新定位。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要深刻把握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題主線,抓緊抓牢抓實數字化改革等戰略抓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作為我省重要戰略性開放大平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應當加快形成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極,努力成為浙江打造“重要窗口”的標志性成果。 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格局。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全球供應鏈持續面臨重大沖擊。在新發展格局下,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東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陸出境”,是一條天然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通道,耦合聯動寧波舟山港、金華—義烏港,鏈接義烏國際小商品等市場樞紐,是推動我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和戰略抓手。 重大發展戰略的新疊加。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地處長三角中心區域,向東連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西聯接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輻射長江以南地區。隨著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深化,長江經濟帶建設加快,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提速,以及我省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建設深入推進,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應當借助國家戰略疊加交匯的優勢,將戰略紅利轉化為發展動能。 高能級開放平臺的新集成。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內擁有我省自貿試驗區的三大片區、唯一的國家級新區舟山群島新區、全國唯一的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六個省級新區中的三個、八個綜合保稅區中的五個,是我省開放平臺能級最高、空間最集中的區域。應當有效集成各類開放平臺的政策和功能優勢,提升一體化協同發展水平,引領我省率先形成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在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方面走在前列。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要求,深化“兩核一帶兩輻射”總體布局,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以綜合立體交通為先導,以多式聯運物流為基礎,以高能級開放平臺為依托,著力打造數字義甬舟,提升寧波—舟山、金華—義烏雙核樞紐功能,發揮紹興聯甬通金中部節點和衢州四省邊際中心城市作用,整體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向東輻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西輻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努力打造我省高質量開放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具有先行示范效應的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性開放大通道。 (二)基本原則 陸海統籌、雙向循環。統籌沿海開放與內陸開放,深化“四港”聯動,不斷提升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在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戰略地位和示范作用,增強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開放協同、優勢互補。堅持省市縣協同,推進甬舟一體、甬紹一體和金義聚合發展,充分發揮沿線各地港口優勢、市場優勢、科創優勢、產業優勢,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擴大高水平開放。 平臺引領、強化輻射。聚力做強寧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強港和義烏“世界小商品之都”,建好用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和國家級省級新區、開發區等高能級平臺,提升雙向輻射帶動能力。 數字賦能、系統推進。統籌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創新發展數字交通、數字港口、數字物流、數字貿易等特色領域,全方位、系統性、重塑性推進數字義甬舟建設。 生態一體、綠色發展。突出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堅守生態安全底線,優化生態、城鎮和產業布局,統籌推進海洋、山區資源的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傳承和弘揚特色文化,共建山水秀麗、碧海藍天、文化璀璨的義甬舟綠色生態帶。 (三)建設目標 突出一體化、高質量、競爭力,率先構筑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系,到“十四五”末,形成“兩核一帶兩輻射”總體格局,建成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陸海統籌的戰略性開放大通道。 ——輻射能力顯著增強。形成對長江經濟帶、長江以南區域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有效輻射,高質量開放發展增長極地位凸顯。寧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強港硬核力量進一步增強,在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分別保持全球第一和全球前三的基礎上,進入世界一流強港行列。寧波—舟山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指數排名進入全球前八。金華—義烏港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鐵路國際陸港和中歐班列集散樞紐。 ——綜合交通便捷高效。寧波(舟山)國際門戶性綜合交通樞紐、金華—義烏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更加完善,“一軸多聯”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全面建成。累計新增鐵路運營里程636公里,高速公路里程250公里,金甬鐵路雙層高箱集裝箱示范線建成投運。 ——現代物流領先全國。多式聯運協同體系全國領先,物流服務和通關效率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寧波舟山港海鐵和江海聯運網絡更加完善,集裝箱多式聯運量達到300萬標箱以上,聯運占比力爭達到9%。義新歐成為國內效益最好、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力最強的中歐班列,年開行量達3000列。 ——雙向貿易輻射全球。貫通內貿與外貿的市場樞紐地位全面確立。貨物進出口貿易總額占全省比重達到60%以上。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交易額達1萬億元,義烏國際小商品市場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力爭達到7000億元。 ——數字智慧開放集成。沿線區域數字化轉型成效突出,率先實現現代物流、數字貿易等重點領域的核心業務和重大任務數據開放共享、流程系統再造,數字義甬舟成為大通道建設的重大標志性成果。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占全省比重達到60%以上,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跨行業、跨部門、跨領域集成應用場景,成為全省數字變革高地。 ——產業科創優勢突出。沿線區域產業和科創協同合作更加緊密,產業科創平臺國際化水平不斷提升,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地位顯著上升。累計實際使用外資300億美元以上。 ——生態文化相得益彰。綠色產業發展、資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文化全面繁榮發展,區域文化軟實力進一步增強。 表2 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十四五”主要指標 序號 | 指 標 | 2020年 | 2025年 | 1 |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萬標箱) | 2872 | 3500 | 2 |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多式聯運占比(%) | 6.3 | 9 | 3 |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國際中轉量(萬標箱) | 435 | 450 | 4 | 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集裝箱量(萬標箱) | 100.5 | 200 | 5 | 寧波—舟山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指數排名 | 11 | 前8 | 6 | 中歐班列(義新歐)年開行量(列) | 1399 | 3000 | 7 | 金華—義烏港集裝箱吞吐量(萬標箱) | 200 | 400 | 8 | 機場貨郵吞吐量(萬噸)* | 13.3 | 20 | 9 | 累計新增鐵路運營里程(公里) | 48 | 636 | 10 | 累計新增高速公路運營里程(公里) | 125.6 | 250 | 11 | 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占全省比重(%) | 56.7 | 60以上 | 12 | 跨境網絡零售出口額占全省比重(%) | 59 | 60以上 | 13 | 浙江自貿試驗區大宗商品交易額(億元) | 6550 | 10000 | 14 | 義烏國際小商品市場線上線下交易額(億元) | 5009.7 | 7000 | 15 | 累計實際使用外資(億美元) | 250 | 300 |
注:*包含寧波、義烏、舟山和衢州四個機場。 (四)空間格局 按照“兩核一帶兩輻射”總體布局,推動資源整合、空間融合,構筑發展優勢,增強輻射能力。 興兩港強兩核。持續強化寧波舟山港在長三角世界級港口集群中的核心地位,共建輻射全球的航運樞紐,進一步增強競爭力和話語權,打造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升級版,增強國際航運貿易功能,建設世界一流強港;深化自貿試驗區舟山片區與寧波片區聯動發展,共建海洋中心城市,全面提升東向開放樞紐功能,打造大通道海上橋頭堡。建設金華—義烏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深化金華—義烏港與寧波舟山港一體化,高水平建設金義新區和自貿試驗區金義片區,提升國際陸港功能和全球小商品貿易中心能級,增強西向陸海聯動樞紐功能,打造大通道陸上橋頭堡。 六通道筑一帶。協同共建綜合交通、現代物流、雙向貿易、數字智慧、產業科創、生態文化六大通道,打通斷點、堵點,做強特色、優勢,打造交通更便捷、物流更高效、貿易更暢通、治理更智慧、產業更強大、生態更優美、文化更繁榮的開放型經濟發展帶。 東拓西延兩輻射。推進“東向依港出海”,整體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對外聯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進“西向依陸出境”,深化與長江經濟帶開放融合,拓展延伸內陸腹地,實現東西雙向互濟,全面增強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輻射帶動能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三、高水平建設六大通道 (一)建設綜合交通通道 做強寧波、金華—義烏兩大綜合交通樞紐,擴大既有通道能力,建設聯通全球的空中大通道和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通道,打造陸海空多式協同的“一軸多聯”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1.打造金甬—甬舟主軸通道。全面建成金甬鐵路,加快甬舟鐵路建設,實施金華鐵路樞紐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大能力鐵路運輸通道。謀劃金紹甬城際鐵路、金臺城際鐵路。全面建成寧波舟山港主通道,加快甬舟高速復線、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甬金衢上高速、象山港疏港高速建設,加快甬金高速公路擴容項目前期,有效解決金甬—甬舟主通道公路運輸能力緊張問題。 2.暢通向外多聯通道。向北聯通環杭州灣、蘇南地區,重點提升沿灣、跨灣通道能力,加快推進通蘇嘉甬鐵路、杭紹甬智慧高速建設,深化滬甬、滬舟甬跨海通道、杭甬城際前期研究。謀劃滬杭(金)長磁懸浮、滬紹金城際鐵路。向西聯通長江中上游地區,重點加快滬昆通道改造提升,擴大輻射范圍,建設金建鐵路、溫武吉鐵路,推進杭金衢高速金華至衢州段拓寬,有序推進杭淳開高速開工建設,開展溫州至合肥高速義烏桐廬段等項目前期,謀劃金華至武漢貨運鐵路直聯通道。向南輻射浙南閩北地區,補齊通道短板,加快建成杭紹臺鐵路、杭衢鐵路、杭溫鐵路,推進甬臺溫福高鐵、衢麗鐵路建設,提升金溫鐵路、甬臺溫鐵路貨運能力,深化桐浦義高速、義龍慶高速等項目前期,謀劃金華至寧德港鐵路。 3.架構空中大通道。實施寧波櫟社國際機場四期工程,打造全國區域性航空樞紐。推進義烏機場適應性改造,加快金華義烏國際機場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舟山普陀山機場擴建工程,實現舟山航空口岸正式開放。積極推進衢州機場遷建,提升航空貨運功能。提高機場國內航線網絡覆蓋度,加密與國內樞紐機場貨運節點之間的航線。完善國際航空貨運網絡,加密日韓,鞏固德國,拓展東盟、中東歐等國際航線,力爭國際全貨機航線達到10條以上。 專欄1 金甬—甬舟交通運輸通道重大支撐性項目 | 鐵路: 1.金甬鐵路。客貨共線,設計速度160km/h,預留200km/h,計劃2023年建成。 2.甬舟鐵路。高速鐵路,雙線77公里,250公里/小時,預留運輸輕快貨車運輸條件,預計2027年建成。 高速公路: 1.寧波舟山港主通道。規劃主線全長29.3km,設計速度100km/h。 2.寧波舟山港六橫公路大橋。規劃全長29.59km。 3.甬舟高速復線。規劃線路全長45.47km,設計速度100km/h。 4.甬金衢上高速。規劃新建寧波—義烏—金華—衢州—江西上饒高速公路,全長約442公里。 水運: 1.金華江。現為等外航道,規劃省級骨干航道,發展規劃技術等級為3級,預計到2035年全線通航千噸級船舶。 2.衢江。現為四級航道,規劃國家高等級航道,發展規劃技術等級為3級,預計到2028年全線通航千噸級船舶。 機場: 1.寧波櫟社國際機場。現狀貨郵吞吐量為11.9萬噸/年。規劃到2025年貨郵吞吐量達30萬噸/年,2030年滿足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5.3萬架次的需求。 2.新建金義國際機場(義烏機場遷建)。現狀義烏機場貨郵吞吐量為1.3萬噸/年,規劃打造千萬級航空樞紐。 3.舟山機場。現狀貨郵吞吐量為0.1萬噸/年,規劃到2025年貨郵吞吐量達0.3萬噸/年。 4.衢州機場。現狀貨郵吞吐量為0.1萬噸/年,規劃打造四省邊際航空樞紐。 |
4.建設內河航運通道。推進杭甬運河新壩二線船閘、曹娥江兩閘一航道等項目建設,改造提升寧波鎮海港區海河聯運功能,推進杭甬運河寧波段三期等項目前期,提升杭甬運河通航保障能力。開展浙贛運河前期研究。加快建設衢江段國家高等級航道、金華江段省級骨干航道,推進金華蘭溪方下店、婺城羅洋,衢州衢江大路章、龍游橋頭江等重點作業區建設,打造千噸級錢塘江中上游航運通道。 5.提升寧波舟山港輻射能力。加快海港融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以小洋山合作為切入口,聚焦洋山區域空間規劃、功能定位、合作機制等一攬子內容,深化洋山區域整體謀劃,抓緊編制滬浙洋山區域合作開發總體方案,增強港口綜合實力。建設穿山、梅山、北侖—大榭、金塘等千萬級標箱級港區,建設黃澤山、外釣、金塘等油品碼頭,鼠浪湖、馬跡山、北侖等鐵礦石碼頭,老塘山、金塘等糧油煤炭碼頭三大億噸級大宗散貨泊位群,增強集裝箱運輸和國際大宗商品儲運服務能力,大型集裝箱和萬噸級以上大宗散貨專業化泊位分別達到40個和140個以上。打造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2.0版。深化與東南亞、中東歐、非洲等重點區域國際港口合作,加大國際航線航班開發力度,拓展優化海外網絡,航線數量達到265條。打造東北亞中轉集拼中心,形成國際集拼業務50萬標箱。 專欄2 寧波舟山港口一體化2.0版 | 港口行政管理一體化:不涉及行政區劃調整的前提下,推進管理職權與行政規劃脫鉤的港口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海關口岸監管一體化:推動杭州關區、寧波關區口岸監管業務一體化運作,協調推進船舶通關一體化合作試點。 港口代碼一體化:向國家標準化委員會申請新增“寧波舟山港”(CNNBZ)“國家標準港口代碼”和“國家標準口岸及相關地點代碼”,向聯合國貿易簡化與電子業務委員會申請國家貿易代碼。 海事監管服務一體化:推行港作船“一港通行”、國際航行船舶進出口岸“一次申報”、國內航行船舶進出港“一次報告”等。 引航管理一體化:成立省級引航管理協調機構,統籌協調兩大港域引航管理事項;組建浙江省或寧波舟山港引航有限公司。 拖輪運營一體化:推動兩地交通港行部門互認,在核心港區設立拖輪協作試點區,推進試點區內拖輪最低配員標準統一。 港口章程編制發布一體化:加快制定和發布統一的港口章程。規劃航道錨地“一張圖”,建立寧波舟山航道錨地分頭規劃多地管理的問題。 |
6.聯動做強金華—義烏港。協同提升義烏國際陸港、浙中公鐵聯運港,加快金華華東聯運新城、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建設,提升義烏西貨站服務能力。深化金華—義烏港與寧波舟山港港務、關務、船務一體化,打造寧波舟山港“第六港區”。提升港口口岸功能,推進實現義烏進口商品指定口岸全牌照。力爭完成年集裝箱吞吐量400萬標準箱,海鐵聯運量40萬標準箱。建設蘭溪港鐵公水多式聯運樞紐、中國(永康)五金物流港。推進衢州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建設。 (二)建設現代物流通道 發揮陸海統籌優勢,深化“四港”聯動,推動中歐班列(義新歐)高質量發展,強化西向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物流輻射能力,構建以寧波舟山港為核心的國際一流多式聯運集疏運體系。 1.拓展海鐵聯運網。加快完善鐵路進港入園“最后一公里”,加快北侖鐵路支線復線、梅山鐵路支線、浙西公鐵聯運綜合物流園鐵路專用線等項目前期,推進鐵路支線覆蓋主要集裝箱港區。推進海港拓內陸,積極布局建設上饒、蕪湖等大通道西向海鐵聯運高效率高中轉樞紐節點,開行和加密南昌、合肥、重慶等內陸港口的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力爭海鐵聯運班列達到25條,實現集裝箱海鐵聯運量倍增。 2.強化江海河聯運網。推進海港進長江,強化與江蘇、安徽、江西、湖北、重慶等地內河港口合作,加強多式聯運泊位和分撥中心建設,推進海進江一程、二程運輸有效銜接,力爭布局10個左右長江沿線合作港口。積極拓展江海聯運市場,開展集裝箱、鐵礦石、糧油、汽車、LNG等多貨種聯運。建設錢塘江中上游、杭甬運河紹興港區聯通寧波舟山港的海河聯運物流通道,布局紹興港現代物流園區、蘭溪港物流集聚區、龍游臨港物流園區、衢江綜合物流園區等。力爭2025年完成江海河聯運量4億噸和100萬標準箱;海河聯運量0.5億噸。 3.建設快遞郵政網。打造“123”快遞貨運圈,實現長三角重點城市1天,國內重點城市2天,全球主要經濟體3天送達。實施快遞業出海工程,推動在國際航空樞紐節點布局境外快遞分撥和海外倉網絡,培育建設一批省級海外公共倉。大力發展航空快遞,布局建設航空快遞物流基地。推動航空物流“異地貨站”業務沿大通道向西布局。大力發展高鐵快遞。加快發展郵件快件多式聯運,推動在鐵路、機場、城市軌道等交通場站建設郵政快遞專用處理場所和運輸通道。 4.提升中歐班列(義新歐)物流效能。推進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建設,積極謀劃金華、義烏鐵路口岸基礎設施提升和區塊拓展工作,爭取將金華(義烏)納入國家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集結中心示范工程。推進金華、義烏兩大平臺市場化、一體化運營。加快布局班列海外物流分撥中心和境內組貨網絡,提升組貨能力,拓展回程物流。推動中歐班列(義新歐)與海鐵聯運班列互聯互通,統籌推進海陸轉換和海陸互聯,積極開拓高附加值海運貨物轉班列運輸。 5.打造國際供應鏈創新中心。做強船舶交易、保稅船用燃料油供應、船舶維修、國際船員服務等特色優勢,打造國際船供服務品牌,培育發展航運總部、航運金融等高端航運服務業,完善航運服務產業鏈,建設現代航運服務高地,全面深化衢州、東陽省級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城市建設,推進義烏、江山省級物流示范縣(市、區)綜合改革創新試點。推進“環球義達”等國際供應鏈物流服務平臺建設。大力發展貨物采購、存儲、管理、分撥、再加工和調配等國際供應鏈增值服務。做優供應鏈金融服務。加快引進集聚總部型物流機構。 (三)建設雙向貿易通道 依托中國(浙江)自貿試驗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驗區等平臺優勢,率先推動貿易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建設世界小商品貿易中心、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中心和進口商品“世界超市”,提升專業市場競爭力。 1.促進對外貿易轉型升級。推進出口市場多元化,穩固傳統市場,積極拓展“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加快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建設,提升外貿自主品牌影響力競爭力。培育建設“浙江制造”海外營運中心,健全國際營銷網絡。創新推進寧波保稅區、義烏國家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和梅山保稅港區、金義綜合保稅區、衢江、浙江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等省級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建設,培育建設進口交易、展貿、供應鏈、服務等多類型重點進口平臺。 2.共建國際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高水平建設浙江油氣交易中心,推動寧波大宗商品交易所轉型提升,深化與上海期貨交易所等平臺合作,建設期現一體化交易市場。推動建設區域能源貿易結算中心,吸引全球能源企業和貿易商總部集聚。提升大宗生產資料、礦產等進口口岸建設,大力發展國際大宗商品期貨保稅交割業務。建設東北亞鐵礦石分撥中心,進一步加強鼠浪湖碼頭的分銷能力,推動鼠浪湖碼頭成為集鐵礦石裝卸、中轉、儲備、交易、保稅物流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國際鐵礦石物流基地。謀劃推進金義綜合保稅區大宗商品進口市場。提升大宗商品跨境貿易金融服務與監管水平,積極推進大宗商品貿易人民幣結算,支持優質可信企業參照國際慣例探索開展油品轉口貿易跨境人民幣結算。推進浙江國際農產品貿易中心“一核心一平臺四基地”建設,力爭年農產品國際貿易額達350億元。
專欄3 貿易領域重大改革舉措 | 數字貿易發展促進改革:持續擴大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開放,著力打造全球數字貿易中心。充分發揮數字經濟體制機制優勢,完善市場機制,重點完善適應數字貿易特點的海關、稅務、外匯等監管和跨境支付、物流等支撐體系,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加強改革的系統集成,擴大數字貿易的輻射效應和外溢效應。 進口貿易促進改革:高水平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培育建設重點進口平臺,創新進口監管、政策、功能和業態,建立進口直聯機制和通道,集聚大量優質進口企業。加快進口貿易平臺建設,完善進口商品內銷體系。探索貿易規則創新,集聚市場采購、易貨貿易、保稅加工等貿易新業態,促進進口、出口、轉口融合發展。 內外貿一體化改革:著力推動內貿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出口轉內銷,提升貿易便利度,打通內外貿融合的障礙和壁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推動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中國(義烏)國內國際雙循環綜合改革:探索形成暢通國內外的現代化商品流通體系,推動面向全國、聯通全球的數字化商貿網絡布局,全面確立全球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和創新中心地位,聯動國內綜保區建設,布局進口分撥倉、海外站點,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3.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實施義烏、紹興柯橋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推進市場采購進口等貿易模式創新,全面推動市場采購貿易在大通道沿線有條件地方復制。招優育強外貿綜合服務主體,有效帶動中小微外貿企業出口。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推動寧波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金華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建設,支持寧波、金華等城市爭創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提升省級服務貿易發展基地建設水平。 專欄4 省級服務貿易發展基地 | 寧波:寧波櫟社保稅物流中心、寧波市大學科技園、寧波市軟件與服務外包產業園。 紹興: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園區、紹興柯橋國際服務外包示范園區、新昌縣生物醫藥離岸服務外包特色園區。 金華:金華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橫店影視文化產業實驗區、金華市金東區信息軟件創業園、浙中信息產業園。 舟山:舟山國際海事服務基地、舟山市國際服務貿易產業中心。 |
4.推動專業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義烏小商品城、紹興中國輕紡城、余姚中國塑料城、舟山國際水產城、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等專業市場轉型升級,推動內貿外貿、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打造ChinaGoods(義烏好貨)、永康“五金優選”“尚五金”等線上平臺,形成乘數效應。做大做強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等重要展會,大力發展云展會。提升中國義烏小商品指數、中國·柯橋紡織指數影響力。支持義烏小商品城申請“免稅品經營資質”。 專欄5 重點專業市場轉型升級 | 義烏小商品城:強化數字賦能,強化創新設計、知識產權交易、供應鏈服務、貿易訂單處理和跨境結算等功能,打造多元化、數字化貿易生態體系。到2025年,線上線下市場交易額達7000億元。 余姚中國塑料城:強化全國塑料市場龍頭地位,加強網上交易市場和綜塑電子商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國塑料價格指數影響力。到2025年,市場交易額達2000億元。 紹興中國輕紡城:深化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完善時尚創意產業價值鏈條。到2025年,市場群總成交額3000億元以上,線上成交額1000億元以上。 永康中國科技五金城:推進電商引領、展貿聯動、國際合作等發展戰略,推動線上線下全面融合發展。 浦江水晶城:提升市場國際化水平,擴大水晶玻璃產業博覽會影響力,打造全球最大水晶工藝產品貿易基地與原材料集散地。 磐安浙八味藥材城:吸引行業龍頭企業入駐,提升中藥材博覽會及各類中醫藥健康論壇等展會,提升浙八味中藥材價格指數影響力。 東陽中國木雕城:打造集特色建筑、文化、經濟、商業、旅游、博物館等為一體的大型木雕、木文化產業綜合體。到2025年,市場交易額突破220億元。 舟山國際水產城:深化國際水產品貿易中心建設,提高遠洋漁業資源集聚能力、產品定價能力。 |
(四)建設數字智慧通道 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聚焦數字交通、數字港口、數字物流、數字貿易等重點領域,梳理核心業務,推進流程再造,拓展應用場景,全面提升通道運行效率。 1.推進交通設施智慧化提升。加快發展智能船舶、智能航運,探索建設智慧航道。推動航運監管數字化,打造海上交通智控應用平臺。加快金甬智慧鐵路前期研究。開展智慧高速及自動駕駛等相關領域探索。通過公路網疊加虛擬數字網、路側感知網、5G通信網,智慧化提升路網管養能力和運行效率。探索建設數字機場,提升機場數字化水平。推動通用航空低空飛行可視化。 2.實施港口數字賦能工程。開展“5G+智慧碼頭”和寧波舟山港北斗海上航運試點項目研究應用,推進港區作業設備智能化、運營管理智能化和碼頭區域作業操作智能化,建設梅山港區全域智能集裝箱碼頭和鼠浪湖全程智能散貨碼頭,港口業務智能化覆蓋率達到75%。推進海上智控平臺建設。聯動建設寧波舟山港、義烏國際陸港、金華公鐵聯運港EDI(集裝箱和電子數據交換中心)數據平臺,推進與海關等機構大數據交換共享,實現主體信息全覆蓋、港口信息全連通。 3.推動物流數字化轉型。建設海上絲路大數據中心,持續完善“海上絲路指數”產品和運營體系。推廣應用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推動組建江海聯運數據聯盟。深化寧波海公鐵、舟山江海聯運樞紐和義烏“四港”聯動示范城市建設。推動“四港”運營商聯盟實體化、企業化運作。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積極打造數字“義新歐”,建設全流程信息化系統,實現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四流合一”。完善海外倉數據庫,建設數字海外倉。加快數字化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物流園區、大型倉儲基地等智慧化改造,完善智能末端配送設施,開展全省智慧物流園區建設試點。積極打造數字口岸,統籌推進電子口岸改革,完善智慧化口岸通關和服務體系,推行“7×24小時預約查驗”等新型監管通關模式。深入推進國際集裝箱“一件事”等應用場景試點示范。 4.率先構筑數字貿易大通道。率先推進數字貿易先行示范區建設,打造一批數字貿易特色集聚區。深化世界電子貿易平臺(eWTP)義烏全球創新中心建設,提升制度創新和輸出能力。聯動推進沿線各地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建設,規劃建設一批產業特色鮮明、功能配套完善的跨境電商產業園,鞏固跨境電商保稅進口和出口業務規模全國領先地位。打造跨境電商全球網貨中心,研究建立全球跨境電商退換貨中心倉。提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博覽會影響力。推進跨境電商與市場采購、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等外貿新業態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數字貿易領軍企業,引導和支持生產制造企業、外貿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推進寧波軟件和服務外包產業園、浙江(金華)數字創意產業試驗區等園區建設,積極創建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建設外貿“訂單+清單”、貿易云展會等數字化平臺。 (五)建設產業科創通道 深化先進制造業、服務業對外開放,提升重大產業平臺國際化水平,大力引聚高質量外資,支持企業開展全球布局,穩定和提升產業鏈、創新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1.協同建設三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推進寧波鎮海、北侖、大榭和舟山綠色石化基地一體化發展,謀劃建設杭甬油氣綜合管廊,加快推動中下游產業鏈延伸,共建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集群。支持寧波、金華、紹興等地集群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產業,共建全球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產業,提升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國際競爭力,支持航空產業加快發展,提升五金等裝備制造產業現代化水平,共建國內知名的先進裝備產業集群。 2.創新培育三大千億級新興產業集群。以寧波北侖集成電路、紹興集成電路、金華義烏智能顯示材料、金華金義新區信息技術應用創新、衢州高端電子材料等萬畝千億產業平臺和中芯國際(寧波)創新設計服務中心等為核心載體,聯動義烏光源科技小鎮、蘭溪光膜小鎮等平臺,共建國內重要的集成電路和網絡通訊產業基地。以寧波新材料科技城為核心,聯動紹興先進高分子新材料、金華磁性材料及石墨烯、衢州高性能含氟材料及高性能有機硅等特色產業,共建全球新材料科創產業高地。以寧波、紹興、金華、舟山為核心,大力發展高端生物制藥、化學創新藥、中藥創新藥物、海洋生物醫藥等,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制造高地。謀劃布局區塊鏈、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一批未來產業。 3.共建重要創新策源地。高水平建設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浙中科創大走廊、紹興科創大走廊等科創平臺,加快建設甬江實驗室、浙中實驗室、紹芯(集成電路)實驗室、東海實驗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走廊。推進寧波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開展政策先行先試并向大通道全域復制推廣。跨區域共建“科創”飛地、聯合實驗室和科技成果孵化轉化平臺,構建科技創新協同合作生態圈。建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應用型高校聯盟。深化國際科技精準合作,加快推進國際科技合作載體建設,支持企業設立海外研發機構。 4.推動服務業高質量開放發展。推進寧波國家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國際教育合作交流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積極爭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深化金融保險、文化教育、健康醫療等領域對外開放。深化金華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創新發展商貿、會展、金融等現代服務業。推動紹興建設錢塘江金融港灣紹興聯動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紹興園區)等服務業創新發展區。提升舟山服務業國際化發展,探索建設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推進衢州服務業提升發展,增強在四省邊際的輻射力、服務力。 專欄6 服務業開放發展重點平臺 | 寧波:寧波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和保險創新綜合試驗區、寧波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寧波國際教育合作交流綜合改革試驗區、寧波國家級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寧波東部新城 紹興:錢塘江金融港灣紹興聯動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紹興園區) 金華:浙江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浙江(金華)數字創意產業試驗區 衢州:衢州儒學文化產業園 舟山:舟山新城航運服務集聚區 義烏:義烏市國際商貿城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
5.推進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建設大通道沿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在5G、智能裝備、生物醫藥、前沿材料等領域,謀劃儲備一批新產業平臺,招引落地一批領軍型企業和重量級標志性項目。圍繞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時尚、金融、旅游、歷史經典等產業,布局建設一批省級特色小鎮,推動14個命名特色小鎮打造2.0版,加快建設30個創建類特色小鎮。提升國際產業合作園建設水平,完善國際合作機制,加大外資招引力度。 (六)建設生態文化通道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海生態文化資源,高標準建設美麗中國先行示范區,全面提升文化國際影響力,彰顯大通道生態和文化優勢。 1.建設山海生態綠色廊道。推進陸海污染聯動治理,加強海塘濕地、防護林等生態資源保護與景觀改造,加快前灣萬頃濱海濕地公園、石浦美麗風情漁港、浙江佛學文化體驗圣地等生態海岸示范段建設。加快推進海島大花園建設,嚴格落實海洋紅線,全面實施“美麗海島”“藍色海灣”和舟山漁場修復振興工程,建設嵊泗、岱山、定海、普陀等海島公園。協同推進曹娥江、甬江等生態廊道建設。保護和利用沿蘭江、金華江、衢江、義烏江等江河水系自然景觀,高水平建設浙中生態廊道、“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加快建設四明山、會稽山、大盤山等名山公園。推進牛頭山、天童、紫薇山等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加強山地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生態環境治理。協同建設錢江源國家公園,推進錢塘江源頭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支持開化建設國家公園試點城市。 2.率先推進綠色轉型發展。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及應用,推動石化、醫藥、紡織等優勢產業綠色發展,積極創建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加快開展衢州高新區等國家級園區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大力發展綠色低碳交通,提升交通基礎設施、運輸裝備和運輸組織的綠色水平。提高港口岸線資源、土地資源和通道資源的利用效率。全面開展綠色鐵路、綠色公路、綠色航道、綠色港口、綠色機場、綠色快遞建設。建設義甬舟清潔能源基地,推進實施寧海、衢江、磐安抽水蓄能、嵊泗海上風電等重大項目建設,穩步發展光伏發電。加快發展綠色氫能和氫燃料電池發電裝備,建設寧波、金華氫能產業基地。 3.打造國際文旅融合新高地。高水平推進浙東唐詩之路、錢塘江詩路文化帶、運河詩路文化帶建設,實施一批標志性綜合開發項目,打響“詩路文化”品牌。高水平建設舟山國際旅游島,推進寧波象山半邊山等濱海旅游度假區建設,加快舟山國際郵輪母港、寧波國際郵輪港建設,打造世界級海洋旅游目的地。推進寧波東錢湖、紹興會稽山、天姥山·十里潛溪、金華磐安云山、東陽東白山、衢州江郎山等旅游度假區建設,打造最美山水黃金旅游帶。推進余姚四明山、魯迅故里等重點紅色旅游景區建設,打造紅色旅游典范發展帶。推進“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工程落地。建設浙皖閩贛文化旅游協作區,加強衢黃南饒“聯盟花園”旅游深度合作。 4.繁榮國際文化交流合作。以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為核心,提升建設寧波象山影視基地、新昌影視基地、衢州影視基地等,協同打造全國領先的影視文化產業基地。加快建設金華中非經貿文化合作交流示范區、普陀山觀音文化園、南孔文化發展中心,深化寧波國家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支持紹興“東亞文化之都”建設,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大力傳承和弘揚四明文化、古越文化、婺文化、南孔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辦好中國義烏文化和旅游產品交易博覽會、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橫店影視節、紹興蘭亭書法節、中非文化合作交流周、南孔文化藝術節等一批重點文化交流活動。 四、高質量推進四大平臺協同發展 (一)打造自貿區新時代開放高地 高質量落實賦權擴區改革舉措,協同建設自貿試驗區舟山、寧波、金義三大片區,率先探索更高水平、更高標準的制度型開放,打造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推進重大開放改革試點優先在大通道內復制推廣,推動舟山自貿區成品油交易資質、本外幣一體化試點在寧波自貿片區實施,推進寧波保險綜合改革試點在義烏實施,義烏國際供應鏈改革、雙循環綜合改革在寧波、舟山實施等。加強自貿試驗區和周邊區域、開放平臺聯動發展,支持紹興、衢州創建自貿試驗區聯動創新區,積極推動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政策向大通道沿線區域復制。到2025年,自貿區GDP增速、研發經費支出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2個百分點,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3個百分點。 1.舟山片區。深化“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區”建設,持續深化油氣等大宗商品領域差異化改革探索,建成油氣全產業鏈集群和自由貿易港區先行區。積極推進甬舟一體化合作先行區建設,推進自貿區政策復制創新和擴區延伸,打造國際港航物流和海洋產業集聚發展基地。 2.寧波片區。聚焦國際航運服務、油氣資源配置、國際供應鏈創新、新材料科創、智能制造等功能定位,完善以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為重點的對外開放制度體系,高標準打造自貿區核心區塊,構建開放層次更高、營商環境更優、輻射作用更強的開放新高地。 3.金義片區。全面推進義烏商城、義烏陸港、金義新區三大區塊建設,加快建設國際小商品自由貿易中心、數字貿易創新中心、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港、制造創新示范地和“一帶一路”開放合作重要平臺。推進自貿試驗區政策功能向區外延伸,深化永康、蘭溪、東陽等自貿區聯動創新區節點建設。 (二)打造三大新區戰略性開放大平臺 高標準推進寧波前灣、紹興濱海和金華金義三大新區規劃建設,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進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網絡通信、生物醫藥等標志性產業鏈、創新鏈協同發展,打造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臺。 1.寧波前灣新區。建設濱海創新發展核、南部產城服務核“兩核”和東部先進智造區、西部新興產業區“兩區”,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基地、滬浙高水平合作引領區和杭州灣產城融合發展未來之城。到2025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300億元左右,高新技術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5%。 2.紹興濱海新區。推進江濱、袍江、高新、鏡湖四大區塊融合發展,打造全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杭紹甬一體化發展先行區和杭州灣南翼生態宜居新城區,創建全省首批高能級戰略平臺。到202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翻一番,達到1200億元以上。 3.金華金義新區。建設金滿湖城市之心、金華科技城、金義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臺,打造全國國際貿易綜合改革先行區、全省海陸開放大通道示范區、浙江中西部崛起引領區、金義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新城區。到202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0億元,貨物貿易進出口額500億元。 (三)打造港口樞紐經濟平臺 依托海港、陸港、空港港口樞紐功能,以港興業,集聚發展現代物流和商貿業,導流培育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推進供應鏈與產業鏈、創新鏈協同,高水平布局建設一批港產城聯動的港口樞紐經濟平臺。 1.海港樞紐經濟平臺。依托寧波舟山港各主要港區,加快建設寧波梅山物流產業集聚區、舟山金塘國際物流島等樞紐經濟平臺,完善港口物流服務體系,創新國際供應鏈新業態新模式,布局汽車、石化等臨港制造業,打造國際海港開放平臺。 2.陸港樞紐經濟區。依托金華—義烏國際等陸港,加快建設金華華東聯運新城、義烏陸港新區等樞紐經濟平臺,培育發展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生產型服務業以及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打造國際陸港開放平臺。 3.空港樞紐經濟區。依托寧波、浙中(義烏)、衢州等空港,加快建設寧波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紹興片區、浙中(義烏)臨空經濟區、衢州空港新城,培育發展航空物流、臨空制造等臨空指向性產業,打造空港開放大平臺。 專欄7 港口樞紐經濟平臺 | 寧波梅山物流產業集聚區:推進港口提質轉型、自貿試驗區創新賦能、創新要素聚合驅動、濱海花園城增容培育,區域內集裝箱年吞吐量力爭突破1000萬標箱,進出口貿易額突破400億元。 舟山金塘國際物流島:加強集裝箱泊位和原油儲運基地建設,布局石化中下游新材料產業鏈,協同加強保稅物流、進口貿易等增值服務業務。 金華華東聯運新城:打造“一帶一路”海陸開放聯運港,國家生產服務型物流發展高地,智慧綠色高效的創新創業之城。 義烏陸港新區:依托陸港優勢發展臨港產業和服務業,力爭建成國際物流的始發港和目的港、長三角地區的重要物流基地。 中國(永康)五金物流港:構建全球五金物流全產業鏈條,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五金生產性服務業平臺。 寧波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構建以航空貿易物流、臨空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現代臨空產業體系,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和服務能力。 杭紹臨空經濟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紹興片區:以柯橋區華舍、錢清、楊汛橋等毗鄰杭州區域為重點,培育臨空指向性產業,聯動打造“一帶一路”樞紐重要承載區、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引領區。 浙中(義烏)臨空經濟區:提升金華義烏國際機場空港門戶功能,打造臨空商務板塊、臨空制造板塊和臨空物流板塊等臨空經濟特色功能板塊,構建現代化臨空經濟產業體系。 衢州空港新城:推動水港、陸港、空港、信息港“四港合一”建設,港產城創融為一體,打造浙江經濟向中西部臨省拓展的物流“橋頭堡”。 |
(四)推動開發區(園區)開放發展 按照“突出重點、集中優勢、集約開發、提高能級”的要求,以系統性重構、創新性變革推進各類開發區(園區)優化提升,支持開發區、高新園區、綜合保稅區等平臺空間集中、功能疊加、協同發展。 1.推進經濟開發區改革和創新發展。推進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經濟開發區建設,完善管理制度和政策體系,加大高質量外資引聚力度,推廣產業鏈“鏈長制”,做強特色優勢產業。 2.推動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推進寧波國家高新區、紹興國家高新區、衢州國家高新區建設,支持金華、舟山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優化創業創新環境,提升高新技術產業鏈、創新鏈國際合作水平,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示范區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3.提升綜合保稅區建設水平。高水平建設寧波梅山、北侖港、前灣、紹興、金義、義烏、舟山綜合保稅區和寧波保稅區,完善政策,拓展功能,創新監管,形成重點突出、功能互補的綜合保稅區網絡,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創新力的改革開放高地。合理布局、有序推動寧波櫟社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保稅監管場所建設。 專欄8 省級以上開發區(園區) | 國家級開發區(10家): 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大榭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紹興袍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紹興柯橋經濟技術開發區、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金華經濟技術開發區、義烏經濟技術開發區、衢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省級開發區(園區)(36家): 寧波望春工業園區、浙江鎮海經濟開發區、寧波鄞州工業園區、浙江奉化經濟開發區、浙江象山經濟開發區、浙江寧海經濟開發區、浙江余姚經濟開發區、浙江余姚工業園區、浙江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浙江紹興濱海工業園區、浙江上虞經濟開發區、新昌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新昌工業園區、浙江諸暨經濟開發區、浙江諸暨珍珠產業園區、浙江嵊州經濟開發區、浙江金西經濟開發區、浙江金義都市經濟開發區、義烏工業園區、浙江武義經濟開發區、浙江浦江經濟開發區、浙江磐安工業園區、浙江蘭溪經濟開發區、浙江東陽經濟開發區、浙江東陽橫店電子產業園區、永康現代農業裝備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浙江永康經濟開發區、浙江衢江經濟開發區、浙江常山工業園區、浙江開化工業園區、浙江龍游工業園區、浙江江山經濟開發區、浙江舟山經濟開發區、浙江定海工業園區、浙江普陀經濟開發區、浙江岱山經濟開發區 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3家):寧波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紹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衢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海關特殊監管區(8家):寧波梅山綜合保稅區、寧波北侖港綜合保稅區、寧波前灣綜合保稅區、紹興綜合保稅區、舟山綜合保稅區、金義綜合保稅區、義烏綜合保稅區、寧波保稅區。 |
五、高標準實施十大標志性工程 (一)寧波舟山港“第六港區” 重點建設“一中心一平臺一大廳”。加快建設義烏港區域集裝箱管理中心,提供提還箱、修箱、驗箱等服務,實現“箱子靠港”。建設寧波舟山港與義烏陸港EDI平臺,推進系統信息聯通,實現“信息靠港”;推動口岸監管無縫對接,逐步實現進出口貨物在義烏港區完成全部海關通關流程。打造海港功能大廳,搭建訂艙、船代、全程聯運等服務平臺,支持和引導大型船務公司向義烏布局。到2025年,完成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建設,全面實現寧波舟山港與義烏國際陸港港務、關務、船務一體化,建成國際貿易功能完善的始發港和目的港,成為輻射浙中西地區、周邊省份乃至長江經濟帶的進出口貨物集疏運樞紐和全國陸港的示范樣板。 (二)舟山江海聯運服務中心 重點建設“一港兩基地”。建設國際一流江海聯運樞紐港,推進梅山港區9#~10#集裝箱碼頭、衢山港區西三區堆場及配套碼頭等重大項目,謀劃捕蛇、青龍島岸線開發,加快建設小洋山北側江海聯運支線碼頭,寧波舟山港水水中轉率達到35%以上,江海聯運量突破3.6億噸;優化江海聯運分撥系統,鐵礦石混配量達2200萬噸;與沿江重要節點共建貨物集散中心,合作打造安徽、黃石等散貨集散中心。提升建設國際航運服務基地,打造寧波東部新城、舟山新城兩大航運服務集聚區,引進國際知名航運服務機構10家以上。建設國家大宗商品儲運加工交易基地,油品儲備能力達到4484萬噸,煉油能力達到4000萬噸/年,油氣交易額達到8000億元人民幣,LNG接收規模達到1100萬噸/年。 (三)義甬舟智慧物流體系 重點推進“兩樞紐五平臺多場景”。推進寧波(舟山)、金華(義烏)兩大國家物流樞紐數字化轉型,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功能,搭建港口物流大數據中臺,建設全自動化碼頭、智能化倉儲等現代物流設施,發展智能化多式聯運場站、短駁及轉運設施,打造大通道智慧物流中樞。統籌集成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信息平臺、江海聯運公共信息平臺、金華物流樞紐數據交換中心、義烏物流樞紐智慧服務平臺和“四港”聯動智慧物流云平臺等平臺,推進實施義烏—寧波海鐵信息互聯、浙中公鐵聯運港“關鐵通”等一批“四港”聯動信息互聯示范項目,實現交通、鐵路、海關、企業、中介等多主體之間多式聯運及貿易信息互聯互通和精準匹配,打造一體化智能化聯運物流公共平臺。構建海鐵聯運、江海聯運、海河聯運、公鐵水聯運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等一批多跨協同應用場景,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到2025年,構建形成一體化、智能化、港貿聯動的義甬舟聯運物流數字化體系,實現寧波(舟山)、金華(義烏)兩大物流樞紐及沿線物流節點信息化網絡聯通共享,數字化技術滲透到多式聯運物流全過程,聯運物流組織水平和運營效率全面提升。 (四)金甬鐵路雙高集裝箱示范線路 重點建成“一路一港一標準”。力爭在2023年前建成金甬鐵路188.3公里雙層高箱集裝箱示范線路并投入運營,降低集裝箱鐵路運輸成本30%以上;研究推進雙層高箱集裝箱線路西延至浙中公鐵聯運港。高標準推進義烏蘇溪國際樞紐港,建設鐵路作業區、口岸功能區、集裝箱堆場及配套服務區等,成為寧波舟山港西向海鐵聯運的集散中心。探索形成全國首個雙層高箱集裝箱鐵路運輸標準。 (五)金華鐵路樞紐改造提升工程 重點建設滬昆鐵路外繞線和金義三四線。滬昆鐵路外繞線長47.92公里,新建金華東站,改建金華南站,布局新金華東鐵路物流基地,雅畈編組站擴充為三級五場。金義三四線總長34.38公里,新設金義站,接入金義東軌道交通等線路,形成新金華東現代化綜合性大型鐵路貨運樞紐。實現客內貨外,優化客運系統布局,提升貨運作業能力,完善金建鐵路后方通道,釋放金麗溫鐵路運能,補強滬昆通道運輸能力,提升我省中南部鐵路網編組能力30%以上。 (六)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工程 重點建設“三廊道三網絡四基地”。暢通西向聯通江西、安徽、福建三大綜合交通物流廊道。拓展西向海鐵聯運物流網絡和中歐班列(義新歐)集貨網絡,推動共建內陸無水港、物流園、集貨倉、境外倉、境內倉;拓展西延商貿服務網絡,增強國際小商品貿易、數字貿易、進口貿易等輻射帶動能力。打造G60科創走廊金衢合作基地、浙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義烏雙江湖科教合作基地等科創產業合作基地;共建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構建浙贛開放發展大平臺。到2025年,寧波舟山港世界一流強港功能全面西向延伸,建成內陸無水港42個以上。 (七)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 重點建設寧波保稅區、義烏兩大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寧波加快培育北侖港綜合保稅區、寧波會展中心、梅山綜合保稅區、寧波空港等重點進口平臺,持續優化進口貿易模式,進一步拓展進口分撥、國際采購、國際配送等貿易功能新業態,積極推進易貨貿易試點,鞏固進口貿易主導格局,打造國家重要的中高端裝備進口基地和消費品進口中心,實現優質商品進口額2000億元。義烏加快推進平臺創新、通道創新、模式創新、服務創新,實施新型進口市場建設、大宗品類拓展等十大行動,建設100萬方的“365天”全球消費品進口展貿中心,提升義烏進口商品博覽會影響力,打造海外中小企業開拓市場第一門戶,力爭到2025年實現進口貿易1000億元。 (八)四省邊際多式聯運樞紐港 重點建設“一港三基地兩片區”。建設衢州多式聯運樞紐港,推進衢江港區大路章作業區二期工程并投入運行,衢州港年吞吐量達到320萬噸。培育打造港口航運物流基地、陸港現代物流基地、空港綜合服務基地,加快推進衢州鐵路專用線和貨場搬遷,建設陸港現代物流中心,積極推進衢州機場遷建。打造臨港產業區、臨空經濟區,建設多式聯運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以智聯貿易為驅動的B2B全球數字貿易平臺。至2025年實現投資100億元,基本建成公鐵空水多式聯運樞紐港,“聚浙西、通四省、聯全國”區域物流集散中心初步形成,爭取列入第四批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 (九)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 重點打造“四基地”。構建完整時間序列影視拍攝基地,推進影視基地全域化建設,拓展影視拍攝基地類型。爭創國家級文化產品出口基地,推動橫店影視文化產業“走出去”。建設橫店國家級文化與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努力打造全國領先的高科技影視后期制作中心和數字網絡中心。打造全國知名影視發行基地,提升橫店影視節和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影響力,加快建設影視發行中心和影視產權交易中心。到2025年,橫店影視文化產業集聚區范圍內文化產業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 (十)紹興義甬舟中部樞紐 重點建設“一城三園”。加快建設嵊新高鐵新城,依托杭紹臺高鐵、金甬鐵路、527國道等重大交通走廊建設,構筑紹興南部現代化交通樞紐,促進嵊新區域協同發展。提升建設嵊新綜合性物流園、浙江(新昌)境外產業合作園、奉化寧南貿易物流園,支持園區企業跨區域布局經營,加快建設新和成生命健康產業園、先進復合材料及關鍵零部件智能制造生產基地等項目,推動共建甬紹合作先行區。到2025年,基本建成嵊新高鐵新城“科產城”融合的嵊新兩地城市新核心,嵊州、新昌加快融入寧波都市圈,甬紹合作先行區成為縣域產業合作的先行示范地。 六、實施保障 (一)健全工作體系 落實完善聯席會議工作規則,健全專項工作協調機制,組建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工作專班。加強統籌合力,完善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市縣聯動機制。優化義甬舟開放大通道西延跨區域協調合作機制。分解落實規劃各項目標任務,明確責任分工。實施寧波、紹興、金華、衢州、舟山、義烏配套行動方案。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二)優化政策體系 研究制定《支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意見》,聚焦關鍵環節,集成創新土地、金融、人才、用能等政策舉措。推動沿線地區開展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改革試點,落實杭衢鐵路土地綜合開發試點。深化鐵路路地合作,積極探索“PPP+EPC”模式。 (三)完善評價體系 以重大改革、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政策推進為重點,健全規劃實施監測評估、監督考核機制,建立重要目標任務實施跟蹤反饋機制。鼓勵爭先創優,探索建立督查評價結果與資源要素分配掛鉤機制,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 (四)深化重大改革 全面深化甬舟一體化發展、金義聚合發展以及寧波舟山港與金華—義烏港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快謀劃甬紹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探索飛地園區共建、利益共享機制。深化改革引領,建立和完善自貿試驗區、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等重大改革試點的聯動機制,推動政策效應共享疊加。深化通關一體化改革,建立健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優化中歐班列(義新歐)財政補助分擔機制,建立健全班列動態評估和調整機制。 (五)推進重大項目 推進“百項千億”重大項目建設工程,圍繞六大通道,聚焦十大標志性工程,動態調整、滾動實施100個左右具有戰略性、引領性、全局性的重大支撐性項目,每年完成投資千億元以上。依托省投資在線3.0平臺,建立義甬舟開放大通道重大支撐性項目信息管理系統,加強重大項目建設動態監測。 (六)加強水資源論證 深入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把水資源作為義甬舟開放大通重大項目建設布局的剛性約束。優化配置義甬舟沿線地區水資源,有序開展水源開發利用,科學開展跨區域水資源調配,切實滿足大通道建設的合理用水需求。嚴格管控區域地下水取用水。深入踐行“節水優先”治水方針,全面實施節水行動,深入推進節水型城市建設,大力開展工業節水改造和公共領域節水,加強工業園區水循環利用,推動高耗水行業節水增效。大力推動再生水利用,以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利用作為中水水源,向工業用水補充供水。優化提升海水綜合利用能力,繼續加大海水直接利用及海水淡化規模,保障海島地區用水。
附件:《浙江省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十四五”規劃》
|